【适用范围及发放管理体制】
适用于与灵青高中计划建立合作关系的高中,一般为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县级以上重点中学。成长陪伴基金由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发放管理工作,由专门的负责老师进行对接。
【资助对象及标准】
资助对象为合作高中的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每个年级15-20 个名额,资助标准为2000 元/人/年,从高一开始持续资助三年直到高中毕业。
【申请条件】
1、 认同灵青计划理念,热爱家乡,团结同学;
2、 热心友善,品学兼优;
3、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坚持高中学业,不会轻易选择辍学;
4、 学习刻苦努力,上进心强,成绩在年级前 20%的优秀贫困学生(如有特殊情况,与甲方商讨后学生成绩年级排名可适当放宽至 30%);
5、 家庭经济相对贫困;
【申请和发放程序】
成长陪伴基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年发放,资助对象每学年在秋季学期(9月份)评定一次,春季学期(3 月份)根据资助对象变动情况进行个别调整和评定。
1、学生申请
每年9 月开学后,学生自愿填写提交《灵青高中计划成长陪伴基金申请表》,同时提交家庭情况的相关证明材料;
2、学校评审
1)班级初审。学生班主任对申请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在资助计划范围内,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评审确定拟资助学生名单,上报给学校。
2)学校评审。学校资助管理负责人在班级初审的基础上,审查各教学班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申请和证明材料,是否填写准确,手续规范、印章齐全。在学校教务系统查询学生中考成绩后填写申请表中相应内容,并在申请表上加盖学校公章。
3、灵青审核
学校资助管理负责人将评审通过的学生名单以扫描版报至灵青高中计划项目组,项目组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综合审理并确定资助名单。资助名单确立后,学校整理填写《灵青高中计划学生信息汇总表》,统计汇总受助学生信息,以纸质版、电子版方式报至灵青高中计划项目组。
4、成长陪伴基金的发放
每年4 月,灵青高中计划项目组将资金拨付至学校指定的收款账户,学校在收 到资金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举行成长陪伴基金发放仪式,以现金或转账形式将陪伴基 金发放至学生手中。资金发放后,校方需提供收款凭据(收据)、学生签字确认的资 金签收单及其他相关资料给灵青高中计划项目组。
截止6月1日,灵青分三批共拨付13所高中的731名学生2017-2018学校年度的成长陪伴基金1462000元,其中高一247人,高二246人,高三239人。陪伴基金已全部拨付至学校指定账户,其中10所高中的561名受助学生(以下简称 “ 灵小青 ” )已经收到陪伴基金。
各学校资金拨付情况如下:
注:贵州省锦屏中学、贵州省镇远中学和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三所合作学校,因政策原因,款项需经当地教育局或财政局审批、中转,到学校账户时间稍延,学生预计将于6月中旬收到陪伴基金。
▲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成长陪伴基金发放现场
▲ 甘肃省会宁二中成长陪伴基金发放现场
▲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成长陪伴基金发放现场
陪伴基金发放后,学校提交相应的行政事业往来收据及学生本人签字的签收单作为签收凭证:
▲ 云南省水富一中成长陪伴基金收据
▲ 云南省水富一中成长陪伴基金签收单
各合作学校陪伴基金发放明细及相关收据凭证已在网站公示,可前往查看。成长陪伴基金的成功发放离不开各方对灵青的支持,本次发放的陪伴基金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渠道的捐赠:
灵青奖学金是上海灵青公益发展中心为鼓励全面发展、有分享和服务意识的高中生而设立的项目。由学生自主申请,校方和灵青公益共同评审,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影响更多的学生追求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资助对象为合作高中的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每个年级 15-20 个名额,资助标准为2000 元/人/年,从高一开始持续资助三年直到高中毕业。
灵青公益为每所合作高中对接一支灵青大学生团队,长期陪伴各合作高中学生,同时每年暑期支持大学生团队前往各高中为高中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通过夏令营引导高中生认识自我、提升能力,在此过程中增进与周边同学和朋友的互动。
面向高中灵青中心骨干成员的培训营,旨在帮助其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在项目合作高中成立的以受助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公益社团,社团以做合理幸福的青年为目标,在校园中践履青年公益,影响更多人理解和认可灵青公益。
每年4月份,项目对外开放高中计划合作学校意向申请,每个学校通过自荐或他荐符合要求的学校与灵青公益签订项目合作协议。